【中国文化报】用摄影介入文化思考——观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唯马首是瞻(金属相纸) 140×175厘米  2014—2015年 傅文俊


    ——观傅文俊数绘摄影展


    本报记者  冯智军


    3月9日,由重庆市文联主办的“和而不同:傅文俊数绘摄影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艺术家傅文俊近年来创作的5个系列的57件作品。傅文俊擅长在作品中巧妙地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经典艺术,开拓出东西合璧、文化多元的图景,本次展览展出的“和而不同”“昨夜西风”“游戏”“他心通”和“后工业时代”五组作品,就是这样的代表。展览主题“和而不同”,既来自于参展作品系列,又提纲挈领地对艺术家通过数绘摄影来探讨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总括,即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文明、政治、文化、人性等因素之间,以及各因素内部的一种复杂关系。

    傅文俊1955年生于重庆,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多年来从事摄影、装置等当代艺术创作,并在“数绘抽象摄影”领域做了大量的探索。傅文俊将绘画视觉元素以大写意的艺术语言,创作出多个数绘摄影系列作品,成为中国当代摄影的先驱人物。近些年,他凭借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观念,活跃于国际当代艺术舞台,受邀参加了多个国际艺术三年展与双年展,把一件件散发着中国传统诗意气质的艺术作品带到了世界各地。他的作品多呈现了对东西方历史、文化、人文等方面问题的观察与反思,包括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中国传统在社会快速变革中的遗存与传承、中国社会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等等。

    对于这些作品,傅文俊表示,希望通过不同的主题,反映人们多个方面的思想。“我在传统纪实摄影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动,从思想、技术、制作等层面加以改变,所以现在看到的作品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其实就是把我看到的事物和所思所想通过作品呈现出来。”他介绍道,“ ‘他心通’是比较早期的作品,主要反映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神、生与死之间的矛盾和纠结等;‘游戏’是对国与国之间博弈的表现;‘和而不同’‘昨夜西风’等带有中国意味;‘后工业时代’是摄影装置方面的探索。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不同、思想不同,就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解读。”

    傅文俊通过他特有的艺术语言讲故事,也带领观众进入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的思考与反思之中。他作品里的一些图像物件,很多已经不属于母国而是去了别国的博物馆,如希腊的维纳斯到了法国的卢浮宫,中国的敦煌壁画到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等,“我把这些与中国很经典的绘画和石窟艺术结合在一起来表现,让人产生对这些珍贵的艺术瑰宝流失的思考。民族要强大,文化要发展传承,需要国力的强盛。”

    在艺术作品的处理方式上,傅文俊更多地通过叠加和积累,使多重元素不可回避地相遇,或者说是碰撞,而后将这种积累的结果呈现给观众。正如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彭锋所说,“在傅文俊的作品中,有通过多层照片的叠加,造成抽象绘画效果的‘数绘抽象’系列。在通常情况下,艺术家通过减除和提取,就能将具象作品变成抽象作品。但是,傅文俊采取的是相反的路径,通过不断的叠加和累积,创造出抽象的作品。由于是叠加和累积,不是减除和提取,傅文俊的抽象数绘系列作品具有特殊的深度和密度,像反复绘制的油画作品一样,令人回味无穷。”彭锋评价说,傅文俊的作品里有很多的思想和观念,它们是通过跨文化、跨时间、跨地域的拼接来制造一种效果并加以传达。

    当代语境下,“摄影作为艺术”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而摄影发展到今天,追求技术层面的极致和内容的观念性几乎使摄影艺术走向了平行的两极。傅文俊的探索显得十分重要,他将技术和内容再度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是一个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叠加、拼贴等手法既是傅文俊的技术处理方式,也是其作品内容的叙事结构。他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魔幻、超越时空、等待探索的世界,展示了当代摄影的强大艺术魅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7年3月12日

    http://epaper.ccdy.cn/html/2017-03/12/content_197995.htm?dqnaywjjzfbzrsix=&from=singlemessage?jqxbmplufbzrsixu




  • 文献 >>  媒体关注
  • 更新:2017-03-27 12:45:27
  • 关注